7-8月环氧丙烷市场分析:供需紧平衡支撑价格震荡
来源:时间:2025年08月01日 浏览:次
一、市场综述:价格加速上涨,供需基本面偏紧
7月中旬起,国内环氧丙烷(PO)市场结束前期震荡,开启上行通道。截至7月30日,山东及华东两大主力市场成交价分别攀升至7600元/吨(现汇出厂)和7800元/吨(现汇送到),较7月15日分别上涨4.40%和4.00%。价格上涨的核心驱动在于需求端回暖与供应端无库存压力形成的紧平衡格局,叠加装置重启延期带来的短期供应缩量预期,市场看涨情绪升温。
从月度数据看,7月PO产量达52.47万吨,产能利用率72.71%,单日产量稳定在1.7万吨左右。尽管高供应前期对市场心态形成一定利空,但中下旬南方现货持续紧张、北方装置短时波动缩量,叠加个别计划8月重启的大装置延期消息,供应端降库后压力骤减,下游因担忧8月供应缺口加大备货力度,推动价格加速上行。
二、供应端:8月预期收窄,增量不确定性犹存
据隆众资讯统计,8月PO产量预估为51.91万吨,环比7月缩减0.56万吨;产能利用率下滑0.78个百分点至71.93%。供应缩量的主要原因是万华化学4期装置计划停车技改以及浙石化延续低负荷运行;而潜在增量则来自国恩化学(中信国安)和民祥化工的投产预期,但具体落地时间尚未明确。整体来看,8月供应端“缩量明确、增量不定”,叠加个别装置重启延期,短期市场无有效增量可兑现,对价格形成偏强支撑。
需注意的是,若PO价格涨至7800元/吨(山东现汇出厂)附近,部分前期停车装置或重启,需密切关注供应弹性变化。
三、需求端:刚需跟进支撑,产业链传导顺畅
7月中上旬,下游因PO供应偏高位而心态谨慎,多持观望态度,采购以等待低价机会为主。但中下旬起,供应端波动缩量叠加市场无压态势,下游担忧价格进一步上涨,被动补货需求释放;同时,新单表现持续改善,刚需跟进力度增强,产业链传导效率提升。
从价差数据看,PO与软泡聚醚价差本周扩大至187.5元/吨,为二季度以来最高值,反映聚醚环节利润空间改善,进一步支撑PO需求。展望8月,聚醚大厂控量预期下,传统旺季订单量有望小幅回升;丙二醇领域前期停车装置或重启,需求端整体存支撑。但需警惕聚醚需求是否前置,关注持续性表现。
四、区域市场:华东货源偏紧,南北价差维持高位
区域供需差异导致价格分化明显。华东市场因瑞恒装置6月底停车检修,可售现货持续偏紧,抗跌性显著强于山东市场。7月南北价差均值达197.62元/吨,跨区域流通有限。当前华东工厂排单已至8月中上旬,叠加9月镇海炼化2期年度检修预期,下游对8-10月供应存焦虑情绪,进一步推高华东价格。
尽管存在跨区域调货行为,但因工厂库存普遍低位、排单周期长,实际日流通量仅约200吨,对市场整体影响有限。后续检修预期下,南北价差或维持高位运行。
五、后市展望:价格上行基础仍存,关注需求承接与供应弹性
当前PO市场供需紧平衡格局延续,价格上行趋势明确。短期来看,主力市场价格或震荡上行至山东7800元/吨(现汇出厂)和华东8000元/吨(现汇送到)。能否进一步突破高位,需关注两大关键因素:
1.下游订单需求及高价接受度:若终端需求持续释放,刚需跟进力度增强,价格上行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2.供应端弹性:价格触及高位后,前期停车装置是否重启将直接影响市场供应增量。
整体而言,8月PO市场供需两端均存利好预期,预计价格将保持坚挺偏强运行,需密切跟踪装置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