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分子量: 90.08 g/mol
	沸点: 90.0 °C
	密度: 1.07 g/cm³
	溶解性: 可溶于水、醇类、醚类等有机溶剂。
	物理性质
	通常呈无色液体,具有甜味气味。
	可挥发,易燃。
	合成方法
	碳酸二甲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合成,最常见的是通过甲醇与二氧化碳反应,或者通过碳酸酯化反应来合成。
作用
	溶剂: 碳酸二甲酯是一种环保的溶剂,广泛用于涂料、油墨、粘合剂等产品中。
	化学中间体: 用于生产碳酸酯、聚碳酸酯等化合物。
	能量储存: 作为电池电解液的一部分,用于锂离子电池。
	反应介质: 在某些化学反应中作为反应介质使用。
	安全性
	碳酸二甲酯相对低毒,但在高浓度下可能对呼吸道和眼睛具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通风和个人防护。
	环保特性
	碳酸二甲酯被认为是一种环保的溶剂,具有较低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相较于传统的溶剂更为安全。
	
	注意事项:
	1. 安全防护
	个人防护装备: 使用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和耐化学品的工作服。
通风: 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以防止气体积聚。
	2. 存储
	储存条件: 将碳酸二甲酯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热源和明火。同时,储存在密闭的容器内。
	相容性: 避免与强氧化剂、强酸或强碱等化学物质接触,以防发生危险反应。
	3. 处理
	避免吸入: 防止吸入烟雾、蒸气或雾霭。使用前后,确保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工作。
	溅洒处理: 若发生泄漏或溅洒,应立即用适当的吸收材料(如沙子或吸附剂)清理,并按照当地的环保法规处理废物。
	4. 健康风险
	刺激性: 碳酸二甲酯可能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性。接触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暴露影响: 长期暴露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5. 废物处理
	环保处理: 废弃的碳酸二甲酯或其容器应遵循当地的环保法规进行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6. 急救措施
	吸入: 如果吸入了大量蒸气,应立即将个体移至新鲜空气处;如有呼吸困难,应寻求医疗帮助。
	皮肤接触: 如果接触到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情况下应就医。
	眼睛接触: 若接触到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